网售处方药放开,平台乐了,零售愁了
发布时间:2020-11-20 17:20:04 阅读量:6626
作者:史立臣 来源:史立臣观点
核心提示:新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的药品零售企业将面临一场灾难。
这几天比较热闹的事,就是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就是国家药监局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与上一版征求意见稿相比,新版管理办法确认了可以网售处方药。
管理办法提到: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处方药;同时,允许具备网络销售处方药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向公众展示处方药信息。
也就是说国家层面明确了网售处方药合法化。也确认了网上销售处方药有两类企业主体:
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
其实这两类企业主体都是实体企业,也就是说没有实体企业的纯线上销售是不被允许的。
现有平台基本已经布局了线下实体,新管理办法让现有平台销售处方药合法化,会极大的促进线上平台药品销售的爆发式发展。
其实上一版的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很多的线上平台已经在线下开始进行实体企业的布局,比如开设零售药店,甚至有些线上平台已经开始布局医药商业企业。
比如苏宁构建苏宁大药房,京东布局京东大药房,阿里健康入股了多家上市医药零售企业。
新管理办法让现有的有线下实体的平台整体销售,处方药合法化,那么线上平台会大规模的进行线上线下布局加速。
笔者史立臣认为线上线下结合发展,也就是O2O模式,会改变整个中国医药零售整体格局。
传统的药店是有服务半径的,大约500~1千米,而线上线下结合的O 2O模式会将药店的服务半径扩大到5~10公里,如果O 2O模式运行企业产品采购规模大价格低,加上及时配送,那么会让现有传统药店现有药品销售受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日化、服装等产品的实体店已经被线上竞争的难有生存之路了。
第三方配送公司对传统的医药商业企业存在巨大的威胁
线上处方药销售的放开,肯定会涉及到一个专业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专业的符合GSP资质的第三方快递公司来进行配送。
目前中国没有一家符合GSP资质的第三方快递公司,基本上网上销售的药品都是通过第三方快递,常规的快递形式进行配送,这存在一定的风险。
未来国家一定会对第三方配送医药进行规范和整治,这可能会出现第三方获得GSP资质的配送企业,而一旦这类企业出现,中国传统的医药商业企业会面临灭顶之灾。
目前能做符合GSP资质的第三方快递公司:一个是京东,一个是顺丰,第三个是邮政,哪一家先切入进来,会牢牢的占据市场,获得万亿的市场蛋糕。但目前这三家都还没有抓住准确的切入点。
中国2019年药品销售总额1.8万亿,在中国医药行业两票制甚至一票制的实施以及带量采购等医药行业政策的实施背景下,中国的医药商业企业结构已经支离破碎,这是第三方符合GSP资质的快递公司进入的最好时机。
新管理办法实施后,我国的药品零售企业将面临一场灾难
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反对声音最大的肯定是来自于药品零售行业,因为网售处方药已经不是动了他们的蛋糕,而是大面积切割他们的蛋糕。
中国2019年药品零售市场整体规模约5000亿,加上保健产品、计生用品、家用器械等总计约1万亿。
国家网上处方药新的管理办法,如果实施,那么在3~5年内,线上线下O 2 O模式的新型医药零售公司,肯定切割达到2000亿~4000亿,这对传统的医药零售企业简直是一场灾难。
我国的药品零售企业包括上市的连锁药企,整体竞争能力是比较弱的,他们一直固守着驻店模式,始终轻视甚至忽略医疗辅助、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社区服务等促进业务的模式,为患者提供的服务仅仅是卖药,即便存在驻店医生主要目的也是卖药。
在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多元化的需求下,这里以卖药为主要目的驻店模式肯定无法满足消费者各类的用药需求、慢病管理需求和健康指导需求。
而多元化的用药需求、慢病管理需求和健康管理指导需求恰恰是线上平台最擅长的,比如京东健康,通过医疗服务体系来转化药品和健康产品销售的流量,同时也为线上的药品和健康产品销售提供专业的支持。
而我们反观中国的药品零售企业,即便是已经上市的一心堂、老百姓、益丰和大森林都没有建立起能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医疗服务支撑体系,有的仅仅是在诸多平台构建了药品销售店面。
对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漠视,以及经营思维的固化,中国的医药零售企业面对线上线下O2O,很难有还手之力。
所以,可以预见本次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反对声音最大的肯定是来自于医药零售行业。
中国不需要完美的监管方案
中国经历过疫情之后,消费者对线上药品、医疗需求爆发式增长,现在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所以即便是有反对声音,中国网售处方药政策必须落地实施,因为到目前为止,即便是网售处方药形成了如此大的规模,国家的监管政策却迟迟在路上,这不利于对网售药品的监管和规范。
所以笔者史立臣认为,目前中国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网售处方药管理办法出台,而是急需出台基本的管理办法,让网售处方药逐步的进入正轨。
中国网售处方药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对网售处方药监管日益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