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富士康们”尝到了甜头-医药慧(原医药观察家网)——谈医论药,存慧于文

专栏

医药界“富士康们”尝到了甜头

发布时间:2023-01-30 14:42:55  阅读量:66720

作者:史立臣  来源:时代财经

核心提示:“产能对于CDMO企业很重要,是承接订单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产能仍然相对较紧张,拥有产能则意味着更强的订单承接能力。当前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处于80%的最高水平,未来2~3年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产能远未饱和。”

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再现十亿级别扩产计划。

小分子CDMO龙头企业凯莱英(002821.SZ,06821.HK)发布公告称,拟投资40亿~50亿元用于泰兴投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一体化基地项目。按照规划,项目建设内容为小分子CDMO化学原料及原料药的研发及生产。

当天早些时候,海翔药业(002099.SZ)也披露了扩产消息。公告显示,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研发实力,同时扩大CDMO快速响应能力及动保板块业务规模,公司计划通过子公司在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购买约45亩工业土地投资建设总部研究院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额约3亿元,建设周期24个月。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分批投入。

“产能对于CDMO企业很重要,是承接订单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产能仍然相对较紧张,拥有产能则意味着更强的订单承接能力。当前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均处于80%的最高水平,未来2~3年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产能远未饱和。

近年来,凭借成本和供应链优势,国内生物药领域CDMO发展迅猛,尤其进入2022年后,重金扩产已经成为行业常态。

今年以来,药明生物(02269.HK)、博腾股份(300363.SZ)、九洲药业(603456.SH)等均有扩大产能的动作。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多家企业在CDMO业务扩产上已累计计划投入超160亿元。

重金扩产已成行业常态

CDMO,全称“Contract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主要为创新药企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药的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定制研发生产的服务机构。

自2019年年末,国内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为主线的监管理念后,便催生了各式各样的CXO(医药外包)发展模式,对应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如药品的委托研发、委托生产、委托贮运、委托销售等,CDMO(研发+生产)则是其中一种。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1年,国内CDMO市场规模呈现快速扩张趋势,2017年仅为29亿元,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成倍增长,达到131亿元,五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45.79%。

医药战略营销专家史立臣告诉时代财经,近年来,国内外药企都有外包业务的需求。一方面,外资企业越来越偏好轻资产模式,所以逐渐把重资产的生产部分外包出去;另一方面,国内大力引导创新药,做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也不愿意做重资产的生产,所以多寻求第三方的委托生产服务支持。另外,受国内MAH制度引导,有的药企拿到了MAH证书,但是自己不做生产,也去寻求委托生产。

在行业高速增长的带动下,赛道中的玩家业绩表现不菲。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小分子CDMO业务稳健增长以及新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凯莱英实现营收50.41亿元,同比增长186.40%,归母净利润更大涨305.31%,达到17.40亿元。另外,截至8月25日,凯莱英在手订单金额为1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6.35亿元)。

药明生物亦实现收入利润齐增。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72.06亿元,同比增长63.5%,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25.35亿元,同比增长37.6%;应占经调整纯利28.35亿元,同比增长60.3%。报告期内,总量(包括未完成服务订单及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由2021上半年的124.65亿美元增长至184.6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00亿元)。

同样是得益于CDMO业务的快速发展,九洲药业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9.54亿元,同比增长58.15%;实现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70.31%。

受百亿市场规模吸引,多家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今年2月,博腾股份宣布投资2.6亿元扩建位于重庆长寿生产基地的原料药CDMO产能;7月中旬,药明生物官微消息称,计划未来十年内投资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21亿元),在新加坡建设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服务中心;8月初,九洲药业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其中17.6亿元用于创新药CDMO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

“CDMO行业趋势仍然是持续向好的,目前外包渗透率相对较低,未来海外产能转移的空间仍然很大,预计行业仍将保持较高景气度。”马云涛对时代财经说。

百亿市场危机潜伏?

CDMO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参与海外医药产业链。

这从财务数据中便可窥见一斑。

2022年上半年,药明生物72.06亿元收入中,超过3/4来自海外地区,其中北美地区收入38.96亿元,占总营收的54.06%。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7.56亿元,同比增长68.52%,海外收入占比超八成;其中美国客户收入119.09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04%,远高于总营收增速。

手握CDMO大额订单的博腾股份、凯莱英,2022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分别达到94.02%和86.21%。

在一片繁荣的背后,CDMO也正面临着来自不同层面的挑战。由于政策波动,CXO行业也难言稳定增长,国内公司若是扩张不当或将面临巨大风险。

9月18日,凯莱英公告称,由于监管原因,凯莱英与Snapdragon围绕未来发展规划和对应措施尚无法达成一致,决定终止本次交易并购。

Snapdragon是美国一家从事CDMO技术的公司。今年2月,凯莱英与Snapdragon达成合并协议,拟通过合并方式以自有资金约5794万美元收购Snapdragon公司除凯莱英已持有的股权外其余全部股权,实现对该公司100%控股。

此事一出,随即引发市场对CDMO行业发展前景的怀疑。针对上述跨国并购终止一事,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凯莱英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国际政策确有其不确定性,这个也是需要向投资者提示的风险。”

除了外部因素外,CDMO行业也存在内部隐忧。

“CDMO已经成为医药外包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板块。尽管目前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能够推动相关企业投资扩产,但在重资产模式下,也意味着一旦需求量减少,原有的投入可能就荒废了。”史立臣对时代财经分析道,“目前大部分的CDMO都是生产西药,西药很多生产线的建设成本很高,而且很难转型去做其他产品的生产线。”

业内分析指出,对于CDMO企业的竞争优势,受托生产车间允许多产品共线生产、灵活多样化排产尤为重要。不过,史立臣认为,药物生产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实现不了中央化的。“说白了,CDMO是委托生产,没有核心的药品所有权,体量再大,也只不过是一个代加工企业,没办法做市场营销,产业链中最赚钱的部分反而做不了。”

史立臣指出,如果想要扩大竞争优势,CDMO相关企业可能需要逐渐培育出自有产品体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代加工层面。